另有一次,朱元璋在打扫佛殿的时候,被伽蓝菩萨的腿绊了一跤。想到自己辛辛苦苦,起得比鸡早,干得比驴多,可吃的比猪还差,全都是残汤剩饭,而泥胎菩萨却有收受不尽的供奉,气不打一处来,再加之以前曾因老鼠咬香烛的事情被长老责骂了一通,愤怒不已的朱元璋不顾师兄弟们惊诧的目光,在伽蓝菩萨的背后写了“发配三千里”的字样,令其他和尚们只能目瞪口呆。
真是岂有此理,胆大妄为,老和尚看了,暗暗惊叹不已,直觉到这个小行童非同一般……
可以看出,朱元璋并不是一味地屈服,也不是一味地伸,而是一屈一伸,张弛有道。面对着大环境的不可抗拒,朱元璋无奈之下,接受了命运的摆布,成了皇觉寺的一个行童和尚,但这并非是朱元璋的志向,而是生活所迫,不得已而为之。
朱元璋的志向是什么?他的志向决不是窝在皇觉寺,做一个任其他和尚任意支使的小行童。在寺庙里得不到公平,朱元璋敢于反抗、仇视不平的性格也随之显现出来。
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,个性十足,具有很强的叛逆心理,对身边发生的事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,对于寺院中的人也有自己的判断标准。
香烛被老鼠咬坏了,长老们出于对徒儿们的严格要求,自然要对责任人做出责罚,这也是无可厚非的,而且找到朱元璋的头上,也并非完全冤枉。朱元璋毕竟还是一个孩子,好好地教训一番,或许还是有好处的。但是朱元璋心里也非常委屈,自己本来就做了很多的事情,又怎么能够分出精力来照看这些香烛佛像。但对长老的话又不能不听,朱元璋只好把这一股气撒到佛像上,以一个孩子的心态完成了这种反抗,他把佛像打了一通,以此来完成了自己在“屈”之下的“伸”。